Loading...
アイコン

大包王朝

チャンネル登録者数 5.59万人

4.4万 回視聴 ・ 223いいね ・ 2025/07/01に公開済み

胡锦涛任中央决策委员会主任,李瑞环,温家宝,张德江任副主任。6月政治局会议分析,8点解读。15:25

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福利:
youtube.com/channel/UCj3-lzN6k6jnSjrcLcSQ7mQ/join

00:00 胡锦涛
05:00 李瑞环
10:00 温家宝
13:00 张德江
16:00 习近平
18:00 李强

大家好,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召开会议,审议《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》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。

会议指出,设立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,是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集中统一领导、推动重大任务落实的重要制度安排。制定出台《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》,进一步规范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立、职责和运行,对于发挥好对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、统筹协调、整体推进、督促落实职能作用,具有重要意义。

会议强调,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要准确把握职责定位,坚持谋大事、议大事、抓大事,对重大工作实施更为有效的统领和协调,做到统筹不代替、到位不越位。要深入调查研究,提升决策议事质效,提出切合实际、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。要力戒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工作务求实效。

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。

我们看6月政治局会议8大看点,
第一是再次取消了习近平的核心地位
6月政治局会议成为观察习近平权力状态的关键窗口。今年以来的政治局会议显示出显著的表述变化:3月31日的政治局会议首次取消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”表述,4月25日政治局会议短暂恢复习近平的核心,5月29日的政治局会议秘密召开,6月30日再次取消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表述。这一反复不仅反映了高层内部的分歧与博弈,也可能预示着权力结构的重大调整。
3月取消“核心”表述与此前传言的习近平健康恶化(5-6月失踪两周)、安保减半及《人民日报》淡化宣传,比如改称“习近平同志”)相呼应,可能胡锦涛等人主导,旨在削弱习近平个人权威。4月暂时恢复可能是维稳之举,应对国内外对权力真空的猜测;5月秘密召开则暗示内部斗争进入白热化,6月再次取消则强化了元老派主导的清洗信号。

政治局会议,通常是一个月召开一次,关注度很高,这个新华社通稿,就是相当于政治局的正式文件。政治局真的发一个文件,可能还没有人看呢。
其实这个表述很清楚,习近平暂时还是中共的总书记。
但是习近平已经不是中共的一把手了。3月和6月两个月的官方文件已经确认了。
再给倒回去,那就太恶心了。


二是成立中央决策委员会是修改政体级别的改动,因为涉及到整个权力结构。
如果成立中央决策委员会,那么是不是高于政治局常委会,也就是说中央决策委员会的决定政治局常委会要不要听取。
这名网友说,
包子的权力被剥夺了,出现一个凌驾于常委会的决策议事协调机构,就看哪些人进入这个机构了…
设立中央决策委员会被视为一次政体级别的重大调整,超越常规人事变动,直接触及中国共产党的权力结构核心。如果成立,其地位很可能高于政治局常委会,涉及决策层级与执行机制的重新定义。
政治局常委会作为中共最高决策机构,集中了党政军权,习近平自2012年起通过“核心”地位强化个人控制。新委员会如果凌驾其上,要求政治局常委无条件执行,可能打破现有权力平衡。
从功能上看,中央决策委员会可能借鉴中顾委(1982-1992)的形式,但是定位更高,旨在协调元老派与现任领导层的利益。


第三是中央决策委员会的人员组成,现任政治局常委要不要参加。

新旧权力交接的试金石中央决策委员会的人员组成是其成败的关键。如果包括现任政治局常委比如习近平、丁薛祥,则可能维持现有体系的连续性;如果仅仅由退休常委,比如胡锦涛、温家宝等人主导,则标志新旧权力交接。

传言胡锦涛中央决策委员会任主任,李瑞环、温家宝、张德江任副主任,显示委员会可能由退休高层组成,排除现任常委。
如果属实,意味着新机构可能成为权力交接的过渡平台。然而,是否能够有效运行,仍取决于胡锦涛温家宝的执行力。
这可能削弱习近平的直接影响力,甚至将其边缘化。
人员名单还没有公开,需要关注后续人事动态。
我最早在2024年9月29日的节目中说过温家宝担任政治体制改革小组总顾问。
2024年12月29日和2025年1月4日,说过两期温家宝担任过渡委员会主任。
如果真的由胡锦涛或者温家宝来担任中央决策委员会主任。
那么他们还真的按照我说治国理政呢,醉了。
具体中共会怎么操作,我也不知道。

如果要成立中央决策委员会的,那么肯定所有人都会想到中顾委。
我们简单说一下中顾委,然后再说怎么处理习近平的问题。

第四是我们简单回复一下中顾委的历史,比较一下当时的权力结构,
中央顾问委员会简称中顾委,中顾委的历史可以为今天的中央决策委员会提供参考。1982年中顾委设立,首任主任邓小平(1982-1987),第二任主任陈云(1987-1992),中顾委就存在了10年,邓小平和陈云分别担任5年。

当时的党内的一把手就是邓小平,二把手是陈云。邓小平虽然不担任第二任中顾委主任,但是邓小平还是一把手。而前后三任总书记胡耀邦,赵紫阳,江泽民的党内排名是第三,高于排名第5的中顾委第一副主任薄一波。

1984年5月26日,赵紫阳给邓小平专门写过一封信,同时抄送陈云,胡耀邦一直被蒙在鼓里,此信事实上打响了推倒胡耀邦的第一枪,也是打向胡耀邦背后的最为致命的一枪。内容长达3500多字,赵在信中就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班子调整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,明确指出:“中央主要领导人思想落伍、态度顽固,不能保证和贯彻小平同志的伟大战略……建议您(指的是邓小平)和陈云同志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解决这一复杂的问题。”

赵紫阳作为总理给邓小平写信同时抄送陈云,但是没有抄送薄一波
证明当时的中共党内的权力排名是邓小平,陈云,总书记,总理,中顾委第一副主任。
就是一个很奇怪的排名顺序。
这种权力结构就说明,中顾委什么作用也没用,就是摆设。
最多就是一个由头,也就是说,今天设立中央决策委员会也是一个效果。
因为中顾委主任陈云的权力很大,是二把手,但是中顾委第一副主任薄一波权力没有那么大。

如果中共现在仿照中顾委成立一个中央决策委员会,
主任胡锦涛自然是一把手,那么副主任温家宝呢。
温家宝在党内的地位,到底是高于总书记还是低于总书记呢?
这都是问题。如果设立中央决策委员会,到底是临时机构,还是长期的制度设计呢?

第五是,如何拿下习近平
有网上传言说,习近平坚决不辞职。这种传言真假不知道。
只能说节目效果的成分多一些,现在政治局已经公然取消习近平的核心地位。
习近平也是一个党棍,网上这些照片说明习近平不掌权的时候他也是很憨厚,很老实的。

如果设立中央决策委员会,由胡锦涛或者温家宝担任主任。

如果中央决策委员会,凌驾于政治局常委之上,
那就无所谓习近平辞职不辞职了,可以习近平主动辞职,也可以由中央决策委员会建议习近平辞职。
反正决定权已经不在习近平手中。
其实决定权早就不在习近平手中了,现在只不过要把这个手续在党内合法化而已。
不知道为什么还执着于这一点呢,共产党本来就是非法,没有经过人民的选票授权。
本来就是非法政权,还要假装合法

第六是,
中央决策委员会的设立性质是其存续与影响的关键:是临时机构为拿下习近平权力,还是长期权力设计的改革?
如果为临时机构,旨在应对习近平下台问题。那么新的总书记接班之后,可能解散,恢复政治局常委主导。
如果为长期设计,则需修改党章,确立元老参与决策的机制,类似中顾委但是地位更高,旨在平衡现任领导与历史资历,避免一言堂重演。
还是要看,这个机构的组成人员名单。
但是从政治局公告来看,是确定要搞得,已经出台了《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》
这个工作条例的具体内容还没有公布,可以看出来到底有什么职权。
从他们的说法来看,谋大事、议大事、抓大事
应该是有比较高的权限

第七是,为什么文革之后是邓小平和陈云掌权,分别是一把手和二把手呢。
文革后邓小平与陈云掌权有其历史根源。

这就要从1956年9月28日八届一中全会的政治常委名单说起毛泽东、刘少奇、周恩来、朱德、陈云、邓小平
当时政治局常委只有6个人,不是奇数
1958年5月25日八届五中全会增补林彪为政治局常委,排在陈云之后,邓小平之前。
这就7个政治局常委呢。最早刘少奇1969年死了,林彪1971年坠机死了,毛泽东,周恩来,朱德1976年一起死了。
等于8届5中全会7个政治局常委,文革之后死了5个,剩下两个人就是邓小平和陈云。
他们两个人是活着的,中共党内资历最深的两个人,所以他们两个人掌权有一定的合理性。

空军情报部部长贺德全资料里面有一个关键点,涉及到
中共党史为什么是邓小平陈云掌权。
1967年想对苏联进行技术侦察,监听。从1967年下半年开始,筹建了4个新的技侦团。按照一个团配备1000 来个懂外语的上机人员,4 个团要将近4000 人。全是高干子弟。由周恩来亲自安排。空军军务部具体操办。后来的空军上将刘亚洲,当时在福州技侦2 团当兵,也是利用这个机会去了武汉的一所大学学习英语。
这段材料的关键点,就是一句,周恩来亲自安排。刘亚洲在福州技侦2团当兵。
刘亚洲又是空军,又是技侦,又是福州,全是习近平的人。
证明刘亚洲和习近平是一个派系的。
李先念就是陈云习近平派系的。

陈云和李先念帮助邓小平复出的,就为了让邓小平把华国锋搞倒。

第八点解读我们下期继续,还有三个瓜

好的,谢谢大家。

コメント

コメントを取得中...

コントロール
設定

使用したサーバー: watawata8